治理污染河流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國內外在使用的或已經過試驗驗證的污染河流治理技術。
(1)截污分流
截污是治理城市河流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過建設雨、污水管網,將原本直接排入城市河流的污水收集至城市污水處理廠或者人工濕地,經處理達標后再排放,從而削減了排入河流的污染物總量。截污分流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城市河流水污染的問題,但實施難度較大,涉及到水利、市政、道路等多個部門,因此一般需要通過行政手段輔助。
(2)引水沖污
引水沖污實際上是通過清潔江河水置換河道的污染河水,將原污染河道中的污染物稀釋或帶入下游,從而降低河道的污染負荷,提高河水的自凈能力。我國在2000~2003年通過“引江濟太”工程改善了太湖水質。高程程等構建了一維河網水動力水質模型,結果表明通過東大盈泵站增加排水動力能有效解決上海市青松水利片的污染問題。但引水沖污只能稀釋或轉移污染物,不能從根本上降低污染物總量,在當地水源不足時,需要外購清凈水,成本較高。
(3)底泥疏浚
底泥是河流污染的內源因素之一,底泥中的有機物在細菌作用下發生分解,會降低水中的溶解氧濃度,同時產生硫化氫、磷化氫等惡臭氣體,使河水變黑變臭。底泥疏浚是通過底泥的疏挖減少底泥中污染物向水體的釋放。目前最先進的環保式底泥疏浚設備是絞吸式挖泥船,該設備是直接由管道在泥泵的作用下吸起表層沉積物并遠距離輸送到陸地上的堆場,疏浚船上安裝自動控制和監視系統,大大提高了疏浚精度。
底泥疏浚能永久去除底泥中的污染物,有效減少內源污染,對改善河流水質有較好的作用,但該法工程量大,而且淤泥清除力度過大,會將大量的底棲生物、水生植物同時帶出水體,破壞原有的生物鏈系統。而且疏浚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淤泥,如處理不善,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4)曝氣復氧
曝氣復氧技術主要用于應對河道的突發污染,即在適當的位置針對河水進行人工復氧,提高水體的溶解氧水平,恢復水體中好氧生物的活力,使水體自凈能力增強,從而改善河流的水質狀況。
曝氣復氧法操作簡單,有利于污泥絮凝和水質混合,但該過程無法遷出、轉移、輸出污染物的分解產物,可能導致河水中有機污染物濃度的反彈。